首页 详情
省内新闻

历史上的今天|以“中国红”致敬历史、致敬今天

内容来源:东北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 浏览次数:52次

2025年9月12日,农历七月廿一,晴。

今天,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运-20专机从韩国迎回,重归阔别70多年的故土。沈阳全城点亮“中国红”,迎接志愿军忠烈回家。

不知是不是历史的巧合,72年前的今天,1953年9月12日,彭德怀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振奋人心的话:“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旧时代一去不返,新中国蒸蒸日上。

回望1953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入朝作战初期,敌军拥有全套机械化装备、掌握绝对制空权,而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没有重武器、没有坦克、没有飞机,装备多是以往缴获而来,被称为“万国牌”。而如今,15式坦克、052D驱逐舰、歼-20战斗机、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等高新技术装备已列装部队;刚刚结束的九三阅兵,洲际核导弹、无人潜航器、激光防空武器、无人战斗机等新武器集中亮相,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东风-5C”威震寰宇……如今的人民军队,早已从“钢少气多”变成了“气多钢也多”。

72年前,新中国刚刚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进程才起步,我国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当年10月才在鞍钢轧制成功。而如今,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即将收官,多项成果稳居“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大多数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嫦娥”落月、“天和”驻空、“北斗”组网,C919客机实现商飞,CR450动车组成功下线,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在世界上“数得着”“叫得响”……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

如果再将历史的指针拨回到94年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日寇入侵、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四万万同胞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和决绝,筑起抵御外敌的血肉长城。而如今,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重整河山,换了人间!

9月13日,第十二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将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烈士陵园旁,就是在抗美援朝烽火中诞生的“中国歼击机摇篮”——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共和国战鹰的日夜守护,长眠于此的志愿军英魂,定可安息。

72年,2万6千多个日夜。

以自强不息、以国富民强、以满城“中国红”,致敬历史,致敬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