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热点专题

牢记嘱托显担当 决胜之年夺全胜 | 跻身省级集群!解锁朝阳县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进阶密码”

内容来源:本台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浏览次数:187次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朝阳县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以综合得分第二的优异成绩成功入选。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藏着怎样的“进阶密码”?从依托200亿吨钒钛资源筑基,到锻造多品种完整产业链,再到培育全球领先生产基地,二十余载深耕细作勾勒出的,正是一条清晰可鉴的产业升级路径。

硬核产业实力,从资源优势到全球标杆。朝阳县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崛起,首先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当地钒钛远景储量超200亿吨且品位出众,为产业发展筑牢原材料根基。历经多年培育,这里已形成覆盖锆、钛、钼、钒等多品种的完整产业链——海绵锆产量占据全国80%以上市场份额,坐稳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宝座;海绵钛全国占比超10%,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产业高地。

产业规模的持续壮大是最好佐证。目前,朝阳县拥有12家有色金属新材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4年重点企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8.8亿元,同比增长近24%,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近三分之一,成为拉动县域经济的核心引擎。辽宁华锆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辽宁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彰显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核心竞争力。

全链条布局,集群效应释放发展动能。在产业发展中,朝阳县始终以集群化思维构建生态体系。锆产业领域,已构建“氧氯化锆—四氯化锆—工业级海绵锆、核级海绵锆”完整链条,辽宁华锆、朝阳东锆等企业形成协同发展格局;钛产业打造“高钛渣—四氯化钛—海绵钛—合金钛锭/高纯钛/钛材”全链条体系,朝阳百盛钛业等五家企业各展所长。此外,钼、钒等产业也形成特色链条,实现资源深度转化。

集群化模式让中小企业实现“抱团取暖”。企业间不仅共享原材料供应、技术研发等资源,更通过协作网络提升产业链韧性。辽宁华祥新材料有限公司推进的10万吨氧氯化锆项目,投产后将带动600余个就业岗位,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助力朝阳柳城经开区向全球最大氧氯化锆生产基地目标迈进。

政策赋能,多级培育体系护航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的崛起,离不开政策的持续加持。辽宁省《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朝阳县积极响应,将有色金属产业作为“一县一业”重点培育,通过精准政策供给推动升级:技术改造补贴、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链式招商引导、数字化转型赋能……一系列举措为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后,朝阳县更明确新发展路径:聚焦主导产业深化协同,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提升配套能力,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完善治理服务体系。按照规划,该县将以集群为支点,推动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向百亿产值目标冲刺,力争建成国家级产业基地。

从资源禀赋到产业优势,从单个企业到集群发展,朝阳县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进阶之路,正是辽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集链成群的生动实践。随着省级集群建设深入推进,这片“金属热土”正奏响更高质量发展的铿锵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