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9日 浏览次数:182次
沈阳市浑河岸边高楼林立。 赵敬卫摄(中经视觉)
沈阳市原福安里民宅胡同。 (资料照片)
抗战时期的沈阳城内市街。 (资料照片)
7月5日,游客在沈阳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参观。这里已成为沈阳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前来参观的游客达70余万人次。 本报记者 赵 晶摄
繁忙的营口港。该港拥有8个粮食装卸泊位和3条铁路运粮专线,是“北粮南运”的主枢纽港(摄于2023年4月18日)。 本报记者 孙潜彤摄
丹东市孔雀表业集团工作人员在装配机芯。该市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科技专利领域取得突出成果(摄于2024年10月)。 杨靖岫摄 (中经视觉)
7月4日,本溪市本钢集团,工作人员在巡检钢产品。该集团是新中国最早恢复生产的大型钢铁企业之一,参与多项“中国第一”产品制造。 本报记者 赵 晶摄
北方重工盾构机生产车间。作为国内重大装备制造商,北方重工坚持创新发展,逐步掌握了多类型盾构机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摄于2023年6月8日)。 (北方重工供图)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调试区。该公司现已研发出十大类百余款移动机器人产品,覆盖全行业全场景化应用(摄于2024年8月11日)。 查金辉摄(中经视觉)
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辽宁是一片承载了无数可歌可泣故事的红色热土。在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一处古朴庄重的建筑坐落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之间,这便是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轻抚灰色墙砖,透过窗户望向室内简单干净的陈设,思绪便被拉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在辽宁沈阳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并在热闹街头秘密传播,让处于水深火热的民众在第一时间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中国抗战第一声”铿锵有力,中国共产党创建并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则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日本侵略者的铁壁铜墙,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溪满族自治县是东北抗联第一军活动的主要根据地、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抗日英雄杨靖宇曾在此浴血奋战。坐落于此的杨靖宇纪念馆掩映在巍巍青山之中,门口的三行烫金大字格外耀眼——“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是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将士在生与死、血与火之间铸就的伟大精神。
鉴往事,知来者。纷飞的战火已经远去,东北抗联精神依然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传承。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内,“红领巾志愿者”李百川面前围满了前来参观的群众,小男孩清脆深情的声音在馆内响起:“我来这里当志愿讲解员,是想让大家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一座座红色展馆、一处处抗战遗址,不仅铭刻在历史上,更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依托红色资源,辽宁大力发展红色文旅产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踏上辽沈大地,重温抗联英雄谱写的史诗。红色基因注入新时代的血脉,转化为生生不息的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