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8日 浏览次数:148次
铁板炙烤,鸡架滋滋冒油,刷上酱料、撒把芝麻,香气瞬间勾人味蕾;清水炖煮,鸡架骨肉软烂,佐以陈醋、辣椒油,清爽又开胃……在沈阳,鸡架做法超10种,是市民餐桌上的“常客”,也是外地游客必尝的特色美食。
近年来,沈阳深挖鸡架美食文化,推动肉鸡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把“小特产”做成了“大产业”。据沈阳市农业农村局统计,今年以来,沈阳白羽肉鸡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均居全国前列,预计全年全产业链产值可达百亿元。
小小鸡架,如何成为“城市名片”?
“鸡架是沈阳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没有一只鸡能‘端着架子’走出沈阳。”沈阳中街一家烤鸡架店店主王宇说,他家开店20多年,每天能卖200多个鸡架。
沈阳人对鸡架的喜爱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沈阳部分产业工人再创业,用专业技能自制工具,创新出铁板鸡架、烤鸡架、熏鸡架等小吃,让鸡架逐渐走上沈阳人的餐桌。如今,沈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鸡架消耗中心。
为了让鸡架走向全国,沈阳持续打造鸡架美食文化。2023 年夏天,沈阳铁西万象汇西红市市集打造“沈阳鸡架博物馆”,将鸡架的各个部位细化成模型,配上吃法和文案,吸引大量市民驻足打卡。“鸡架博物馆”让鸡架从一种美食,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同年8月,沈阳举办“鸡架文化节”,邀请知名乐队和网红达人参与,提升鸡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为沈阳鸡架博物馆
美食与文化“联姻”,让沈阳鸡架成功“出圈”。如今,无论是在北京、上海的连锁店里,还是重庆、成都的小吃摊,都能见到沈阳鸡架的身影。美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国鸡架相关门店数量超2万家,其中沈阳门店数量占比近 10%。
小小鸡架,如何激活产业动能?
在沈阳辽中昊明禽业有限公司的孵化中心,每年约有6000万枚种蛋被孵化,孕育出健壮的鸡苗。辽宁昊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产业链负责人李闫介绍,这个孵化中心是昊明集团在沈阳地区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中的重要一环,与集团旗下的饲料厂、养殖园区、屠宰加工厂及副产品深加工厂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
“我们养的白羽肉鸡除了供给本地,约有 50% 运往外地,鸡腿、鸡胸肉等鸡肉加工产品最远出口到日本、韩国。” 李闫说。
近年来,沈阳聚焦白羽肉鸡产业,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放大。目前,沈阳产出的白羽肉鸡产品已销往全国25个省。
图为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肉食鸡企业分割、分拣车间
为推动产业升级,沈阳鼓励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沈阳市重工肉食品有限公司推出即食“嗦啰鸡架”,采用高温杀菌工艺,延长保鲜期,产品不仅在本地热销,还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公司负责人徐丽明说:“我们还将推出礼盒装鸡架,满足消费者送礼需求。”
小小鸡架,怎样带动乡村振兴?
在沈阳市法库县的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养殖场内,21 万只白羽肉鸡享受着“智能生活”。养殖场配备智能喂料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追光系统,不仅提高养殖效率,还降低人力成本。
“我们与农户签订养殖合同,为他们提供鸡苗、饲料、技术指导,回收成品鸡,保障农户收益。”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通过“公司 + 农户”模式,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户参与养殖,户均年增收超5万元。
辽宁昊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同样通过建设养殖园区,吸纳周边村民就业。“我在园区负责喂料、捡蛋,一个月能挣 4000 多元,还能照顾家里。”沈阳市辽中区养士堡镇村民王艳说。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沈阳肉鸡产业已形成从良种繁育、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了饲料生产、兽药研发、冷链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增收机会。目前,沈阳肉鸡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10万人。
从街头小吃到百亿产业,沈阳鸡架正以独特的魅力,撬动肉鸡产业发展,成为沈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