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通知公告

朝阳市融媒体中心参评中国新闻奖作品公示(二)

内容来源:朝阳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7日 浏览次数:1141次

朝阳市融媒体中心参评中国新闻奖作品公示内容如下:



《乡村振兴朝阳行》(文稿)

(2024年1月7日)

【片头】12秒

【开篇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里是由朝阳市农业农村局与朝阳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新时代“三农”报道专题节目《乡村振兴朝阳行》。

 

【标题】“中国零碳示范村镇”的幸福“密码”

【导语】国营朝阳县贾家店农场以“中国零碳示范村镇”建设为契机,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人居环境“靓”起来、文化阵地“活”起来、文明新风“吹”起来,描绘一幅幸福宜居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正文】清晨,山村里鸡鸣犬吠不断,却不见熟悉的袅袅炊烟,这幅清新明丽的新农村图景源自国营朝阳县贾家店农场。早上起来,农场一分场南扎组职工高申习惯性地向秸秆颗粒燃烧炉储料箱“填料”,每天早晚各投一次,就能保障室内一天的温度。高申告诉记者,自从用了秸秆颗粒后,家里越冬取暖就不再烧煤了。

【同期声】国营朝阳县贾家店农场一分场南扎组农工 高申  年年冬天都用,挺好使的,温度也挺好,又省钱,秸秆颗粒每吨1200元——1300元,这个秸秆锅炉比用煤省一点。这个炉子非常适合农村取暖,挺好的,又卫生又干净。

【正文】国营朝阳县贾家店农场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全力建设“中国零碳示范村镇”,在节约能源和生物质能等方面下功夫,利用秸秆直燃、秸秆颗粒替代燃煤,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正文】冬日的午后阳光明媚,在国营朝阳县贾家店农场新建的口袋公园,人们或散步或聊天或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同期声】国营朝阳县贾家店农场农工 刘海峰  增加了不少的健身器材,还有设施,今年进一步地完善,也有口袋公园可以去玩一玩,

建设得相当不错,大伙都来扭扭秧歌啥的,都比较方便。 

【正文】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国营贾家店农场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大地放歌”为载体,大力开展文化艺术节、秧歌汇演、黄河阵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在文明实践站内设立农家书屋,营造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活力。

【同期声】国营朝阳县贾家店农场四分场党支部书记 高雅君  我们的书屋利用率很高。下一步,我们准备提档升级,成为咱们全县的分馆。近年来,我们四分场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辽宁省精神文明村”、“省级生态农场”、“四个一美丽乡村精品村”。

【正文】为赓续红色血脉,贾家店农场投资建设了场史馆,一件件物品记载着农场将荒山变良田的奋斗故事。通过“红色场馆+文明实践”,让红色教育基地活起来。一个生活环境舒适宜人、空气质量清新优良、产业蓬勃发展、群众幸福感日益增强的美丽家园,在贾家店农场由蓝图变成了现实。

【同期声】国营朝阳县贾家店农场场长 孙长亮  贾家店农场结合乡村振兴总体目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统筹推进道德建设、文化建设、零碳示范村镇建设,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特色农场。 

 

【标题】浇灌文明之花 共建美好家园

【导语】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产业示范村,村民们依托设施农业走上致富路。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该村借鉴先进经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村民素质,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

【正文】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力求让思想政治引领“强”起来、社会道德风尚“美”起来、公共文化服务“优”起来,高标准推动文明村镇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常态创建工作,营造文明新风,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同期声】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村民 姜兴伍  通过“文明村镇”创建,我们居住的环境有很大的提升。村里看不见垃圾了,我们村变成旅游景点儿,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了,我们相当满意。

【正文】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范杖子村定期开展“小扫帚、大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同时,聚焦主次干道、坑塘沟渠等重点区域,对杂草垃圾、枯枝落叶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搬运,美化了村庄环境。

【同期声】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党委书记 孙成 自从创建“文明村镇”以来,村民的素质提高了,环境美化了,百姓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了,村民们每天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发家致富,如何把大棚搞好。

【正文】倡导传统美德,文明新风氛围浓。范杖子村注重“家教家风”,以点带面推动全村家风建设活动有序进行,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化移风易俗,推动村民自治,紧扣“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以文明活动为载体,乡村呈现新活力。同时,范杖子村还积极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要求,完善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组织农村文化能人和文艺活动骨干组成群众性文艺队伍,贴近群众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同期声】凌源市宋杖子镇党委书记 马默夷  今后,我们还要严格按照“文明村镇”创建标准,不断完善自我,充分发挥“文明村镇”的带头作用,促进全镇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标题】赓续红色基因 擦亮文明底色 

【导语】赓续红色基因,擦亮文明底色。双塔区他拉皋镇王杖子村依托村史馆这一红色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广大党员在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中当先锋做表率,打造远近闻名的文明村镇。

【正文】近日,双塔区他拉皋镇王杖子村党委借助主题党日活动的契机,又一次组织党员代表们来到村史馆,用实地实景为党员们带来沉浸式党史教育和党性锤炼。

【同期声】双塔区他拉皋镇王杖子村党员 董文武  我将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和使命,为推动全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正文】依托村史馆这一红色资源,王杖子村不断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力求让党员干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洗礼、提升境界。

王杖子村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了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如今的王杖子村,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同期声】双塔区他拉皋镇王杖子村党委书记 单春波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通过精神文明创建促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经济发展助推乡风文明,不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结束语】观众朋友,本期节目播送完了,了解更多新闻资讯请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下载“朝阳融媒”APP,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乡村振兴朝阳行》文稿

(2024年10月6日)

【片头】12秒

【开篇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里是由朝阳市农业农村局与朝阳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新时代“三农”报道专题节目《乡村振兴朝阳行》。

 

【标题】庄稼人念起“渔业经”

【导语】在朝阳县胜利镇三家子村,村民姜忠义是一个典型的庄稼人,祖祖辈辈靠务农为生。近年来,姜忠义却有些“不安分”,种地之余搞起了水产养殖,并组建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带领全村人通过发展鱼类养殖产业增收致富,在当地成为美谈。

【正文】今年51岁的姜忠义是朝阳县胜利镇三家子村的村民,近几年,他换了新的身份,从“农民”转型为“渔民”,除了身份转变,姜忠义家里的收入也是越来越可观。说到姜忠义的转型,这要从他建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

【记者现场】尹佩璇   在我身后是朝阳县的姜忠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这里养满了虹鳟鱼、中华鲟、三文鱼等多种鱼类。养殖户们正忙着捕捞两斤左右的虹鳟鱼装进鱼箱,并通过氧气车运输至北京等地。

【同期声】尹佩璇 对咱们冷水鱼的养殖环境有什么要求?

          朝阳县胜利镇水产养殖户 姜忠义 有要求,因为冷水鱼的养殖环境主要在水。你像我身后这个水,这是从一公里以外纯山泉水引下来的。这个水是冬天不冻,夏天不热,纯山泉水才能养这种冷水鱼。

          尹佩璇  能保证它一直是活水的状态?

          朝阳县胜利镇水产养殖户 姜忠义  一个是活水,一个是常年清水。冷水鱼金鳟、虹鳟,必须常年清水。为什么这个鱼的鱼质这么鲜嫩呢?就是跟这个水有原因。

尹佩璇  现在喂的就是金鳟鱼,像咱们保持这个鱼类肉质鲜嫩,在饵料方面有什么讲究吗?

          朝阳县胜利镇水产养殖户 姜忠义 有讲究。因为这个饲料的配比配料都很好,没有其它多余的东西,就是纯天然无公害。

【正文】姜忠义的水产养殖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主要养殖冷水鱼,占地面积约为9.5亩。姜忠义说,日常管理是冷水鱼养殖的重要环节,要定期巡塘,观察鱼的生长情况、活动状态和摄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还要做好养殖设施的维护保养,注意天气变化以及养殖的记录工作等。

【同期声】尹佩璇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冷水鱼养殖的最终环节——捕捞。我们现在捕捞的就是水池里的中华鲟鱼,对吗?

         姜忠义妻子 王彩虹 对。

尹佩璇  那像捕捞上来的这种鲟鱼我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打包,然后运输呢?

         姜忠义妻子 王彩虹 我捞上来给它打上包装,充上氧气,包装好,客户就拿走了。

【记者手记】水产养殖确实是一把致富的金钥匙。2020年以来,老姜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产生意是越做越好。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的50多名村民收入稳定提高。“旱地养鱼”这样的致富经值得借鉴,希望水产养殖业在我市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带动更多的像老姜这样的“新渔民”致富增收。

 

【标题】“金丝王”大枣缘何丰产又丰收? 

【导语】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北票市上园镇的“金丝王”大枣也迎来收获季。在当地大枣产业联合党委的引领下,“金丝王”大枣连年丰产又丰收,也擦亮了“辽宁特产·金丝王大枣之乡”品牌。

【正文】北票市上园镇的金丝王大枣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吸引了大量游客。沈阳游客李佳桧就是其中之一,她特意来到上园镇,品尝并采摘大枣。

【同期声】游客 李佳桧  听说上园的大枣特别有名,跟我朋友特意从沈阳过来采摘。一看这的大枣又大又红,我俩摘的时候就尝了点,好吃,甜,还脆。我俩走的时候,准备多带几箱给家里的亲戚朋友。

【正文】目前,上园镇金丝王大枣栽植已达2万多亩,建立了家庭枣园300多家,从事大枣产业的人员多达5000余人,年产300多万斤,产值近2000万元,金丝王大枣已成为上园百姓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同期声】北票市上园镇宝英杰林果场负责人 宝红英  上园大枣凭借其稳定的品质、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市场上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今年充足的雨水为大枣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水分,使得果实饱满多汁,品相相当不错。 

【正文】自2023年成立大枣产业联合党委以来,通过推进职能部门与产业联合党委之间实现技术融合、资金融合、产销融合,先后建立了“党员共富责任区”55个,吸纳了212名党员致富骨干。

【同期声】北票市上园镇党委副书记 大枣产业联合党委书记 杜佳琦我们先后成立金丝王大枣合作社4家,多手段促进大枣交易。还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农博会,运用多种媒体大力进行宣传。同时,我们还积极招商引资,引入果品加工生产线落地,为下一步推动大枣产业深加工奠定坚实基础。

 

【标题】“椒”阳似火 映红乡村振兴路  

【导语】朝阳县西营子乡仇家店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辣椒种植这一特色产业,映红乡村振兴路。

【正文】在朝阳县西营子乡仇家店村的辣椒种植基地,一个个鲜红的朝天椒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收割。一株株朝天椒植株被割下后,整齐地摆在地间等待晾干,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同期声】朝阳县西营子乡仇家店村村民 我家离这近,在这里割辣椒,一天能挣120块钱,还不耽误家里活儿,又在这里挣了钱。

【同期声】朝阳县仇家店村党支部副书记  仇宪琪 我们今年辣椒预计亩产在800斤左右,按照每斤目前市场价格9元左右计算,一亩地毛利润在7000元左右,今年的经济效益整体还是不错的。目前,我们村辣椒已经销往全国各地了。

【正文】为大力发展辣椒产业,朝阳县仇家店村成立了朝阳县丰实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示范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辣椒种植,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出了一条辣椒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同期声】朝阳县仇家店村党支部副书记 仇宪琪 下一步,在特色产业上再下功夫,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村民过上“椒”阳似火的日子,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观众朋友,这次节目播送完了,了解更多新闻资讯请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下载“朝阳融媒”APP,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乡村振兴朝阳行》2024年1月7日


《乡村振兴朝阳行》2024年10月6日



朝阳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