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热点专题

凝心聚力谋发展 宵衣旰食促振兴 ——记朝阳县西营子乡姜杖子村第一书记桂宝刚

内容来源:本台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31日 浏览次数:1719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到农村去服务群众成为一直怀有“三农”情怀的桂宝刚魂牵梦绕的向往。乡村振兴拉开序幕后,2021年9月,桂宝刚向单位主动请缨到朝阳县西营子乡姜杖子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在驻村工作中,桂宝刚不忘初心使命,踔厉奋发前行,秉持坚定信念,扎根乡村一线,凝聚全村力量,立足村情民意,积极探索实施“党建+”系列工程,从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情做起,不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亮点频出,成绩斐然,引领推动姜杖子村乡村振兴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围绕“党建+规范”完善各项制度,切实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党建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强保障。把5名村干部办公桌上都摆放公示牌,标明姓名、职务和工作职责,向群众展示良好形象。这是桂宝刚结合该村实际,开展村干部和党员“亮身份、亮岗位、亮职责”独具特色的重要举措。让48名党员亮明身份,在乡村振兴中想在前、干在先,充分发挥其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真正让群众学有标杆、做有标准、赶有方向,有效地推进载体活动更加规范。一堂党课就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洗礼。桂宝刚进一步规范政治学习,严格执行党课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为全村党员重点讲好3节党课,以小切口阐述大主题,内容丰富,新颖活泼,引人入胜,引导党员干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将党课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让党课走出会议室,走进群众内心,并利用微信群开展“微党课”教育,随时把党的方针政策传递到党员群众心间。推进制度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桂宝刚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特别是认真开好2021年度组织生活会,村班子成员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自身和村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决心。严格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规范党务政务公开,做到各项制度展板上墙。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注重在年青致富能手中培养,2022年转正党员1名,发展积极分子3名。2022年“七一”,还围绕乡村振兴和党员干部进行了一次座谈交流,密切了干群关系,拓展了发展思路。

围绕“党建+产业”谋划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村级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姜杖子村土地资源贫瘠,农民收入单一,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劳动力流失和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村里的经济发展日益困难。2022年9月份到任后,桂宝刚利用两个多月时间,先后走访了48个党员户、59个建档立卡户,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并结合了解到的情况对村情民意和发展诉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和产业发展规划,为姜杖子村乡村振兴工作“把脉开方”,精准滴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桂宝刚抓住重点,调优结构壮大产业,进一步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健全村养猪场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投入资金16万元,完成消毒室、地面硬化和围栏建设等工作,年出栏2批次6000多头,增加集体收入近8万元,实现了产业强村的目标。拓宽振兴发展路径,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充分利用村部、校舍、猪场等屋顶闲置空间,铺设光伏200兆瓦,为村增加收入10万元。加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帮助协调一套价值1.5万元的打秧机,积极推广蜜薯、辣椒、茄子等经济作物300亩,有效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种植结构。桂宝刚充分发挥人脉优势,加强对外沟通联系,拓宽对外销售渠道,协调硕果、佳惠等商超市场,充分利用电商、互联网等手段,积极销售特色农产品,帮助农民销售茄子、豆角、蜜薯、大葱、白菜、芥菜等农产品累计20余万斤,增加农民收入近3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

围绕“党建+治理”强化基层服务,不断提升农村社会稳定和基层治理水平。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为方便群众办事,桂宝刚着眼于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村部服务功能,协调资金2万元,完成村部修缮工作,健全党建工作台账,改善党员活动室设施,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投影仪等硬件,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在工作中,桂宝刚发现本村120亩耕地承包存在严重矛盾隐患。作为2019年的土地整理项目,属34户农户所有,建有20亩冷棚,历任承包者不同程度拖欠农户承包款项,加之土地贫瘠连年亏损等较多历史遗留问题,该地块成了无人承包、分不下去的烫手山芋。为解决历史隐患,桂宝刚借鉴优秀第一书记既有经验,学习本乡仇家店村主要做法,并在征求纪检组织部门意见的情况下,针对几名村干部的畏难情绪,花大力气做通思想政治工作,引导4名村干部以合作社名义,带头承包经营这一问题土地。期间帮助他们协调资金10万元、各类种子和农资折合10万元,助力他们发展生产,仅此一项不但直接带动农民收入12万元,更是把多年的遗留问题化解于无形之中。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严峻形势,桂宝刚同村“两委”班子风雨同舟、齐心协力,坚决服从乡党委政府统一安排,坚定信心,冲锋在前,时刻坚守在疫情卡点一线,做好值班值宿工作,认真登记往来人员车辆,守住本村的安全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急群众之所难,想群众之所想,联系市人民康泰大药房,协调2顶帐篷、2箱消毒液、1箱口罩等防护物资,为本村做好疫情防控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克服个人困难,累计组织参与16余次全民核酸检测。同时,积极参与不良贷款清缴工作,全村共完成清缴不良贷款6万余元,保质保量完成乡党委既定工作目标。

围绕“党建+民生”办好为民实事,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不民的本质要求。针对群众发展产业贷款难的问题,桂宝刚积极推广惠农政策,宣传推广“助农贷”,通过做好政策解读、摸清农民需求、强化风险评估、加强沟通联系、全程跟踪服务,通过走访了解15户农户,经筛选按条件共上报贷款意向户6户,解决了群众贷款难的问题。多年来,房申组有2公里路始终长年泥泞,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村民们反响强烈。针对这一问题,桂宝刚与乡党委领导到交通部门努力争取,累计投资50余万元,完成2公里的村路硬化,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同时,又争取县乡水利部门支持,投资1.5万元,完成1眼水井的维修配套,灌溉果园1000亩。村级党建活动广场硬化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桂宝刚积极争取乡党委支持,投入5万元完成路面硬化,为村民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方便条件。现在姜杖子村的党建工作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既有党课、又有活动,群众的参与度极大提高,党员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进一步提升。

拥抱明天,展望未来,桂宝刚更是信心满满、侃侃而谈。一要主动联系交通部门,争取完成“锦姜线”漫水桥修建工作;二要争取本单位支持,进一步完善活动广场维修硬化和村部内部完善工作;三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原破损水库进行清淤维修,重新恢复使用;四是围绕姜杖子村的蜜薯、大葱等特色农产品,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打造“一村一品”,力争成为姜杖子村的一张靓丽名片。

回望乡村振兴之路,有苦、有泪,有汗水、有收获。桂宝刚心系群众、俯仰有情,撇家舍业、无怨无悔,风雨兼程、波澜不惊,以自己博大的胸襟为乡村无私奉献着,以党员忠诚的本色为群众甘心付出着,用心血浇灌一方热土,用坚持支撑不灭信仰,凝心聚力谋发展,宵衣旰食促振兴。对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走越。初心如磐,奋楫笃行,桂宝刚用真情扛起使命、以实干践行初心,正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